技术分享
影视相关
摄影摄像
编剧相关
学习笔记
表演相关
人物故事
纪录片
播音主持
话剧相关
舞蹈相关
戏剧相关
设计相关
编导相关
美术相关
剪辑相关
音乐相关
短视频
知行合一
鉴定演员演技的6个Tips
上级 项目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password
子级 项目
tags
category
现在看剧看电影离不开讨论演技。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而我们大多是门外汉,所以今天提供一些系统地评价演技的tips供大家参考,以达到乍一看很专(zhuang)业(bi)的效果。
有话在先,鉴定演技一定程度上也是个见仁见智的活计,因为掺杂了很多作为观众的理解和感情。
一、情绪变化
角色的情绪转变,即演员对情绪事件的反应,是整个表演中最大的考验。在这个部分,情绪转变也容易显得吃力、强迫、可预料、字面化,过于明显、单调、走神,于是表演开始露出破绽,逐渐变得装腔作势。
演员最难做到的,就是干净利落、恰到好处、令人信服而充分彻底地演绎角色的情绪转变。
个人比较欣赏《琅琊榜》中梅宗主 初入金陵 在城门前 听到霓凰二字 时的情绪变化。惊喜&悲恸&恍如昨日的感觉
二、对手戏
朱迪丝·韦斯顿在《如何指导演员》中提到一个词“表演态度”,表演态度是在“朝着”角色演出,就像是“朝着”某人说话,而不是“与”某人交谈。也就是说,演员之间要做到倾听和联结,他们在此时此刻是有真实的情感互动,不是“朝着”对方念台词,不能够把一举一动都掩藏在一种预定的、流水线化的态度或虚情假意之下。
举个反例,鹿小葵同学是当仁不让的“朝着”对方念台词的典范。
三、利用道具
道具是为演员的表演增加丰富度的好机会。假如角色玩牌,演员应认真对待这手牌,表现出仔细观察,决定弃牌还是持牌。而不是剧本里让他盖牌就盖牌。当演员拿到剧中的道具时,要与之形成联结,赋予它生命。再比如一副手铐,要想真实地演出囚犯,就要揣度对手铐的感觉,处女囚与二进宫的感觉就不同。
四、沉默的潜台词
有些戏只有演员的互动而没有对话,但是从面部表情可以清楚地看出来他们在交流。比如一个怀疑的表情的潜台词是“你是认真的吗?”在使用潜台词交流的时候不过火,别变得装模作样。也就是说,演员用潜台词的目的应该是与对手演员沟通,而不是为了讨好观众。
还是《琅琊榜》,金殿对峙时,靖王和梅梅的眼神沟通。
五、台词
习惯于念台词的演员意味着他对台词的理解处于一个很浅显的水平,好的表演和台词功底能够展示出台词中藏着的深层含义,并言之有物。像“我要让所有的人知道,这个鱼塘,被你承包了”或者“我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如果没有很强的潜台词做后备,这些话听起来就很中二,虚伪又尴尬。
听台词时演员的语气是骄傲、讽刺还是轻蔑,这些是浅层的判断依据。重要的是,是否能从他的演绎中联想到了让角色变得恃才傲物,轻佻刻薄的情节。
我非常喜欢《余罪》中张一山的独白、《无间道》中傻强临死前对陈永仁所说的话……还有《红色》中饰演的徐天的张鲁一,好的台词表现力将角色的【大隐于市】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演员的能力
除了我提炼出的几个tips,《如何指导演员》在选角一章中,概括了演员所需的能力,分享给大家,如今演员的生活被观众们全方:”监视“着,他是否努力,很容易得知。
(1)直觉工具:
情绪的广度和弹性、敏感度、智慧、倾听的能力、保持时刻当下的能力、诚实、释放内在自由和隐私的能力、通过想象跃入再造现实的能力。
(2)表演技巧:
能够演出简单意图的能力,能够演出台词背后的含义,创造印象,能作出明确而有深度的选择,能作出清晰、完整、可信的转换的能力。
(3)肢体技巧:
广度、弹性、表达能力、声音和动作技巧。
(4)艺术敏感性:
品味、直觉、幽默感、分轻重知缓急的能力 。
(5)心性:
无畏、信赖、使命感、情感和肢体的忍耐力、表演欲望 。
要想提高鉴赏力
多读书→了解更多人性变化趋势可能性,具备同理心
多看片→真正见过多种优秀演技
知道了这几个个鉴定小贴士,是不是可以更学术地吐槽烂演员了?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