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播音发声中如何利用共鸣控制美化声音

上级 项目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password
子级 项目
tags
category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声音好听、响亮、动听,那怎样才能做到以上三点呢?就需要播讲人在播音发声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共鸣控制。有的人认为共鸣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其实不然,共鸣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每个人的声音条件虽不同,但声音的状态不是不可改变的。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通过有针对性的共鸣训练,声音可以得到改善。
  共鸣,其实是一个声学名词,它和物理学的振动和共振密不可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共振形成的原理,振动体在周期性变化的外力作用下,当外力的频率和震动体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时,振幅会急剧增大,形成共振。产生共振的频率,被称为共振频率。当共振频率在人耳可接受范围时,即20——20000赫兹之间时,这种共振我们称之为共鸣。
  人体的主要共鸣腔包括:胸腔、鼻腔、口腔和咽腔。其中,鼻腔和胸腔的状态相对稳定,口腔和咽腔相对变化多端。在发音时适度增加胸腔共鸣会让人感觉你的声音浑厚,同时也会让人感觉你的声音饱满、自信和稳重。发音时,适度增加鼻腔共鸣会让人感觉你的声音不干扁,明快、积极。
  想要在发音时增加胸腔共鸣要做到,首先放松喉部,放松喉部有利于释放胸腔共鸣;其次,降低音高,音高越低胸腔振动越强烈,胸腔共鸣越明显;再次,可以适度将发音的位置向后调整;最后,声音状态不要过紧、过高。在发声中想要增加口腔共鸣的核心是提颧肌,而提颧肌的关键点是做好唇齿相依和将嘴角向斜上方上抬,只要做到这两点口腔共鸣会明显增加,声音也会更明亮、动听和积极。
  做好播音发声中的共鸣调节,有利于我们提升声音的质感和圆润度,作为播音专业的同学我们一定要学会利用共鸣美化声音。
摄影作品中的色彩元素运用言语处理与舞台语言的风格规范
Loading...
目录
文章列表
技术分享
影视相关
摄影摄像
编剧相关
学习笔记
表演相关
人物故事
纪录片
播音主持
话剧相关
舞蹈相关
戏剧相关
设计相关
编导相关
美术相关
剪辑相关
音乐相关
短视频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