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
影视相关
摄影摄像
编剧相关
学习笔记
表演相关
人物故事
纪录片
播音主持
话剧相关
舞蹈相关
戏剧相关
设计相关
编导相关
美术相关
剪辑相关
音乐相关
短视频
知行合一
演员的信念感
上级 项目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password
子级 项目
tags
category
所谓信念感,是你发自内心相信,如同真实存在的感受,即使它尚未发生。
一、什么是信念?
从字面意思来看信念,首先要相信,怀着确定的意念,这就要求信念感与真实感的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要生活化,同时自己要相信角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曾经提出真实感与信念是表演技术许多元素之一。举个例子,在表演作业《 最后一个情圣》中我塑造的沈小姐这一角色,首先在个性上我与角色中的“我”比较接近,但在年龄与职业上就背离一些。这就是展现良好信念感的关键时刻,不仅要相信角色,还要担当塑造角色的责任。角色中“我”的自信,洒脱,构成了鲜明的人物性格。在舞台上和镜头前的每一个瞬间都要充满信念感,这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从而进入“我就是”,我的存在,我的生活,我和角色同样的感觉和思想的创作状态。表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即兴的创作和发挥,这就会显得更加真实,对角色的创作俨然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表演艺术中的真实不仅要符合生活,又必须是艺术的。如果要真正的绝对真实和绝对松弛又与“艺术”是背离的。话题转回来还是要求我们运用良好的信念感来支撑。
记得很清楚,在表演作业《 最后一个情圣 》汇报的时候,那天的情绪运用的比较到位,我把真正的沈小姐带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她对婚外情的刺激性。这也使我在舞台上内部与外部动作正常的,有机的,自然而然的产生出来,因此我也可以理解为它是演员的内心创作活动的推动力和刺激物。它与规定情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个演员的基本信念感应该有统治的灵魂来控制个人的信念走向,然后才会有合乎常理的表现呈现出来。
二、信念感是演员创作的重要环节
艺术虽然是虚构的,但作为一名合格的演员一定要做到“假戏真做”,需要有良好的信念感。我们的每一次创作都离不开对剧情,剧中的环境,规定情境,人物关系,发生事件等等具有真挚,强烈的信念感。一个优秀的演员信念感强,容易相信舞台上以及镜头前发生的一切,可以很快入戏;信念感差的演员不但很难入戏,而且容易做作,过火,就是我们常说的看起来“很假”。上述所提到的,在我之前刚刚接触表演的时候会常常犯类似的错误,大段的台词只是被我一味的背了下来,之后好像念课文一样的朗读出来,这样不仅演员自身难以相信角色,观众看起来也会很不舒服。所以老师经常告诉我表演要有强烈的信念感,要生活化。慢慢的就发现我可以运用“假定”的方式,这样做我不但产生了信念,而且也带动了整个的热情与激情,它像起重机一样将演员从现实提升到艺术的世界。
没错,信念感也是演员创作的起步,是根本和核心。没有信念感就无法谈到形体上的松弛,也无法完全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更不用说激发表演激情。因为没有信念的表演是空洞的,是虚假做作的。曾经与同学排练过《 北京人》的选段,由于当时的信念感较差,对于剧本以及人物关系,背景理解的过于肤浅,所以选择了中途放弃。现在看来,这与信念感的缺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提醒我在今后的表演中信念感可以帮助我在创作中唤起灵感,使人物更加活灵活现和逼真。
三、信念感在表演创作中的作用
1.信念感作为演员必须具备的创作条件,有着不能被替代的特点。一个演员的信念必须要真正的由心生,而不是从肢体出发的,否则,这次创作中的信念也肯定是失败的,而信念感的失败往往体现在演员的表达上。之前的小品练习《回家》,我自己就因为缺乏信念感最终导致笑场,现在看来当时是十分业余的表现。我觉得在整个表演学习环节中演员的信念感不应该是瞬间性的,它需要有一定的冲击性来使得在创作开始以后继续刺激演员的内心,只有信念感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演员的表演具有真实感,看起来更加鲜明,生动。
2.信念感在表演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拥有强烈信念感的演员经常会出现一种状况,那就是在一段戏结束之后很难从戏中的“我”跳出来,正因为他全身心的投入,集中精力的表演,才使得呈现出的效果栩栩如生,观众会觉得这个演员就是戏中的“他”,那么呈现出的作品真实感就很强。
四、信念在表演创作中如何得到体现
1.在剧本中找到自信
自信会使信念感倍增,就我个人而言,每当塑造一个角色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时,就会更加自信,那么呈现出的东西看起来也就会更加舒服。信心,在表演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增强信心是通往自由王国的第一步。它可以很好的促使初学者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周围发生的一切,从而才能自如的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解放天性是获取良好创作状态的开始。记得,刚刚入学不久时,老师让我们做动物模拟和模仿小丑的练习,好多同学都不好意思演,我也一样,总是不相信角色,无法全身心投入。所以,笑场这种业余又可笑的错误就时有发生。然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从那以后的学习中很少出现过此状况。还记得,在第一学期期末的时候我演的《是谁错了》,在里面饰演一个生活在农村里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刚开始我不太喜欢这个角色,因为我自身与“他”的差距很大,首先在性别方面和年代上,因为我本身是一名女孩,其次我从来没有经历过那个除四害之类的年代,这对我来说有些难度,当时排练过好多次,老师也耐心的一遍遍的帮助我,可还是找不好人物感觉,总觉得自己在“演”,没有充分融入到戏里,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极不自信的表演,看起来很乏味。后来老师让我们把服装道具全部加上后,人物感觉渐渐强烈起来,与对手的配合也渐渐融洽起来了。
2.用信念来战胜杂念
用成熟的信念感打击表演时的杂念,不能否认演员杂念是时时都有的。比如,在塑造角色的时候想通过角色表现自己,过分的卖力也容易出现杂念。汇报演出时,如果哪个同学在表演时嗓门高了八度,你十有八九可以在观众席里找到其父母的身影。形成杂念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演员在创作时急于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检查的后果,是由于信念不坚定,才使得杂念有了可乘之机。换句话说,树立信念的过程也就是排除杂念的过程。信念坚定了,人就会变得自信,你会发现“舞台监督”不再是你可恨的帮凶而成为你亲密的朋友,就像意大利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托马佐。萨尔维尼说的那样:“当我在表演的时候,我过着双重生活,我一面哭和笑,同时又在分析自己的笑声和眼泪,好让它们能够更强烈的影响我想要触动的人们的心。”
那么既然这样,只有信念在不断的进化中变得成熟起来,才能够真正排挤所有的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在创作上,用信念来战胜一切杂念。
3.想象力是信念的关键
无论是有方法或无方法的演员,他们在创作中有一个统一的规律,这便是投入创作时努力使自己摆脱周围的干扰和个人的私事以及各种杂念,而凝神思索和力求控制自己,以便感受和另一个人的精神生活,那么信念就尤为重要。
演员的创作必然脱离不了人的生理现象。应该认识到,在人的精神生活中,重要的是心理活动和思想活动。
演员只有凭借想象的翅膀飞跃到角色想要去的地方。想象,是在改造过去感知的形象材料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它是演员进行创作时的形象思维,在创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是人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进行再创作的虚构。演员要扮演陌生的人物,比如本人没有去过北大荒,但要想象出那里的生活状况;没有杀过人,却要想象出在杀人的那一瞬间他会想些什么,会怎样做;没有经受过临死前的体验,却要想象出告别人世前的心境。总而言之,演员的想象包罗万象;包括对角色,环境,人物关系等等的处理。想象力,是一个演员在进入表演状态时的关键所在,是表演艺术的本源和生命力。展开了想象力才能使信念感发挥到极致,使演员变得自信,开放。
人的想象和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但影响情绪变化,同时会影响人的整个肌体和呼吸的变化。想象能使演员抓到准确的外部动作。例如,演员在表演这样一场戏:他给自己的朋友叙述一件自己经历过的十分不愉快的事情,凭借想象,他在写信时,自然在脑海中浮现起当时受委屈的情景,由此联想产生的后果他越写越气,手写的速度加快了,呼吸也随之急促,字开始写得潦草,以致后来竟连手里的笔也扔掉了,也许,他痛苦了 …… 这时,他并不是和写信的对手生气,而是为曾经发生的事情难过,愤慨。丰富的想象促使演员进入到角色。而缺乏想象力的演员在演出这样一场戏时,只能简单的做生气状或拼命去挤眼泪。
演员离开想象,寸步难行。有了丰富的想象,就有了信念感,有了信念感,才可能使自己进入到一个角色的天地。
综上所述,信念感可能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可见信念感的恒定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个演员正确的认知,深入的把握,创造性的拓展以及合理的运用信念感,也许会带来更多成功的获得和更大的收获。
Loading...